1.市場表現
滬鎳本周完成二次回踩後再攻上月高點。筆者雖維持中長線看漲的觀點,但認爲此處或有整理。
今日,滬鎳主力 2103 合約收於 132490 元/噸,周漲幅 8910 元/噸。
2.影響因素及分析
央行發聲,要把握好宏觀政策時度效,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避免急轉彎。這支撐我們的長期觀點,潮水不會一日退掉,2021 年國內貨幣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化或需較長時間,不會急於轉向。2020 年 12月,財新中國制造業 PMI 53.0,比上月降低 1.9 個百分點,但仍顯著高於榮枯線,顯示疫情後經濟恢復仍在持續。
國際方面,美聯儲周三公布了上次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繼續維持購債計劃的決定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或預示着全球流動性繼續寬裕。
據 SMM,今日,金川鎳報價 136000-137000 元/噸,升水 4250 元/噸;進口鎳 133100-133700 元/噸,升水 700 元/噸。菲律賓紅土鎳礦價格持穩,報 65.5 美元/溼噸(1.5CIF)。硫酸鎳價格延續漲勢,均價 32250 元/噸。山東、江蘇地區高鎳鐵出廠價報 1085-1090 元/鎳。低鎳鐵 3350 元/噸。
印尼能礦部發布 1 月鎳礦內貿基準價格(MC 30%),其中 NI1.7% FOB35.43 美元/溼噸,較 12 月基價上漲 1.92 美元/溼噸;NI1.8% FOB39.60 美元/溼噸,較 12 月基價上調 2.14 美元/溼噸;NI1.9%FOB44.00 美元/溼噸,較 2020 年 12 月基價上調 2.38 美元/溼噸。
產業鏈上,總體仍然是不鏽鋼和新能源汽車雙線提振。不鏽鋼本周暴漲,行業熱情高漲。另外不鏽鋼產量總的來看,仍未出現明顯下降。也就是說對鎳端需求並未減少,甚至較往年仍有增加。而新能源汽車方面,景氣度提升或是個長期事項。《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提出:
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預計到 2035 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將成爲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
3.結論及策略
產業鏈並未出現明顯的變化,前期供需邏輯仍適用。我們認爲,有色及大宗的回調給後期上漲帶來較好的基礎。滬鎳本周完成二次回踩後再攻上月高點,但此處或有整理,然後再上行。(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