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鎳探底回升,主力合約NI2106周漲幅2.72%。滬鎳經歷了3月初累積近15%的跌幅後,從盤面上看已經消化了青山新技術帶來的利空影響,鎳價逐步回歸基本面。
鎳價下挫後紅土鎳礦冶煉高冰鎳的經濟性已經削弱。目前紅土鎳礦生產能夠用於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鎳中間體的技術路徑分爲HPAL溼法冶煉和火法生產高冰鎳,前者缺點是資金投入高,產成周期緩慢(目前最新的青山、格林美於印尼IMIP園區年產5萬噸鎳金屬的HPAL項目,投資金額高達7億美元,投產周期預估爲4年),而後者亦存在技術不成熟、轉換成本高(根據諾斯裏克的數據,紅土鎳礦生產高冰鎳的完全成本超過2萬美金/噸鎳)。通常認爲在兩個技術路徑中,HPAL是成本的下限,而火法提取高冰鎳是成本的上限。根據國信期貨的測算,當鎳價超過18000美元/噸時候,火法冶煉高冰鎳才有利可圖,而當前16000美元/噸的鎳價仍不足以刺激廠商大規模開發此工藝。
展望二季度,滬鎳有望在超跌中迎來反彈。從短期來看,硫酸鎳-電解鎳價差在鎳價的大幅下挫中突破歷史新高,採用鎳豆制備硫酸鎳經濟性極優,有效刺激鎳豆的需求。長期來看,隨着新能源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在三元化、高鎳化的發展趨勢下,單個項目的落地仍難以補足未來硫酸鎳的巨大需求缺口,在HPAL成本壓力下,長期鎳價上行的趨勢不變。而從不鏽鋼產業鏈來看,進入二季度爲傳統消費旺季,按照最新的調研鋼企將維持高排產的狀態,同時滬鎳的大幅回調亦刺激企業積極備貨。總之,引發市場顧慮的青山高冰鎳項目要到10月份才能初步達產,且完全成本也不得而知,對短期的供需面難以構成重大影響,而滬鎳在大幅回調後已經超跌,二季度有望隨着基本面的好轉逐步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