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表現
本周,滬鎳下跌後收回。Ni2202 合約周線收長上影十字星。
今日,滬鎳主力 2202 合約收於 145430 元/噸,周漲幅 200 元/噸。
2. 影響因素及分析
宏觀方面,中國經濟 11 月“成績單”出爐。多重壓力和挑戰下,部分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回暖,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本周三,降準全面落地,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 1.2 萬億元。市場情緒較爲積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注重精準,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三重壓力”下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美聯儲 FOMC 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 0%-0.25%不變。明後兩年料各加息三次,較市場預期更爲鷹派。不過消息落地後,市場反而回暖,或因預期已經提前被消化。
據 SMM,今日,金川鎳報價 150550-151250 元/噸,升水大漲報至 5750 元/噸;進口鎳 146350-146750元/噸,升水 1400 元/噸。當前,現貨資源緊張。據悉,下周或有資源補充市場,但未必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升水大幅走高。菲律賓紅土鎳礦報 121.5 美元/溼噸(1.8CIF)。電池級硫酸鎳報 35000元/噸。山東、江蘇地區高鎳鐵出廠價周內繼續下跌報 1240-12600 元/鎳。低鎳鐵穩報 4950 元/噸。
目前電解鎳供應穩定。據 SMM,11 月全國電解鎳產量約 1.5 萬噸,環比增加 706 噸左右。開工率達 69%。預計 12 月全國電解鎳產量或爲 1.45 萬噸。11 月,全國限電形勢好轉,鎳生鐵產量環比上漲3.74%至 3.22 萬鎳噸,同比則下降 20.8%。11 月全國硫酸鎳產量 2.8 萬金屬噸,實物量爲 13.1 萬實物噸,環比減 2.9%,同比增 78.6%。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2021 年 1-10 月全球鎳市場供應短缺 13.31 萬噸,而 2020 年全年爲盈餘 8.4 萬噸。2021 年 1-10 月全球鎳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 23.8 萬噸,表觀需求則增加 44.1 萬噸。
另據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2021 年 10 月全球鎳市場供應小幅過剩 5000 噸,9 月份爲短缺 3100噸。
鎳庫存仍在創新低。倫鎳庫存持續回落已跌至 10.6 萬噸。上期所鎳庫存也在 4000 噸左右徘徊。
持續下降的鎳庫存限制鎳下方空間。
3.結論及策略
宏觀偏暖,庫存低位,現貨資源緊張,鎳或偏強運行。(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