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鎳進口增加累庫風險 12 月滬鎳或繼續探底
摘要
中美談判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關稅。借由 G20 會議,12 月 1 日中美兩國元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了會晤,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兩國元首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的關稅。中美兩國體現的友好氣象,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期市場悲觀的情緒,利於短時間的銅價。從前期美國所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中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銅相關產品,佔中國銅消費的 1.5%左右。情緒上的壓力緩解,將遠大於實際。值得警惕的是,中美會晤仍在進行,不排除仍有其他變數,市場應繼續關注談判進展。
環保限產鎳鐵供應偏緊。截止 11 月底,SHFE 鎳期貨庫存 1.42 萬噸,比上月0.98萬噸大幅增加44.2%,LME鎳庫存21.36萬噸,比上月減少2.42%。
因進口盈利窗口的持續打開,國內已有大量俄鎳流入,10 月其他未鍛軋非合金鎳進口合計 2.43 萬噸,同比增加 54%,比上月環比增加 34%,金川和俄鎳價差 7000 元/噸以上,維持近三年新高。上期所庫存的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通風險,俄鎳拋至期貨庫存施壓鎳價。。
不鏽鋼消費下滑庫存增加。庫存方面,截止 11 月 23 日,無錫不鏽鋼庫存總量 23.17 萬噸,較上月增加 9.55%;佛山不鏽鋼庫存總量 13.79 萬噸,較上月減少 3.43%,兩地總量 36.97 萬噸,整體比上月增加 4.32%。由於傳統旺季即將接近尾聲,不鏽鋼下遊的終端消費轉弱,包括汽車、房地產等銷售數據下滑明顯,實體經濟承壓。在四季度不鏽鋼產量增長的預期下,不鏽鋼面臨累庫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