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滬鎳窄幅震蕩,相比其他有色品種的高開高走,以及下遊不鏽鋼的突破拉漲來說,表現堪稱最弱。除了在周四美國CPI數據出爐前後振幅擴大外,整體維持橫盤。從指數持倉上看,本周持倉維持11萬手左右,相比節前提保後的倉位並沒有明顯增長,缺乏資金進場的跡象。
從基本面來看,近期出爐的數據顯示供應環比下滑的同時需求端旺季改善顯著。9月電解鎳產量環比下滑,金川鎳稀缺,而合金端純鎳消耗量穩中有增。不鏽鋼廠因利潤修復排產增加,10月鋼廠產量環比增長預期強勁,提振鎳需求;新能源用鎳供需雙旺,前驅體用鎳持續快速增長,但硫酸鎳的供應略超需求,過剩進一步擴大,對未來硫酸鎳價格有抑制作用。本周印尼官員再次確認對NPI徵收出口關稅將於今年生效,該國由於禁止原礦出口被歐盟起訴至WTO,調查結果將在年底公布。同時該印尼官員也表明希望引導NPI應用於動力電池的原料,以此提高印尼鎳產業鏈的附加值。印尼限制原料出口的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即使本月宣布徵收NPI出口稅,若年末在WTO敗訴,政策也可能調整,需要密切關注。
從市場角度看,純鎳方面,節前進口窗口打開刺激清關,保稅區庫存持續下降至低位,節後國內則出現小幅累庫,進口窗口接近關閉。硫酸鎳價格持續攀升至3.96萬元/噸,折合純鎳18萬元/噸,與鎳豆的貼水收斂至不足7000元/噸;NPI成交價格受成本擡升影響上漲至1342元/鎳,較純鎳貼水5.37萬元/噸,純鎳經濟性依然最差。
宏觀角度看,全球共振式衰退已經拉開序幕,通脹環境令政策施展難度增加。本周美國CPI數據再超前值和預期,市場交易11月加息75bp,整體宏觀氛圍短期承壓,但到下次美聯儲加息之前,也有階段性喘息窗口。周末二十大召開,會上強調發展科技、振興鄉村的國策,長期利好新興制造業、新基建、以及耐用品的下沉市場,關注會後是否出臺短期刺激經濟的政策。
從高頻數據看,LME亞洲和歐洲地區持續去庫,0-3M貼水收窄。LME對俄鎳制裁雖然尚未有實質的政策,但威脅並沒有解除。國內節後現貨升水相比節前幾乎翻倍,盤面月差因臨近交割從周中最高11520元降至3860元,以當前現貨緊缺程度來看,不排除換月後繼續擠倉的風險。
整體看,目前價差結構反映了近月貨源緊缺,遠月鎳元素過剩的市場預期。市場對長期印尼低成本產能釋放導致的供需過剩格局看待比較理性,遠月合約仍然是逢高做空的思路,當前歷史高位的月差更傾向於通過近月下跌修復。空頭風險來自於交割品低庫存、產業補庫能力較弱、以及俄烏衝突導致的俄鎳流通風險。操作上,短線空頭面臨擠倉風險,特別是原輔料價格普漲,鎳價下跌空間有限,建議等待LME和印尼政策明朗,或看到現貨短缺緩解的跡象後,右側入場沽空遠月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