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印度尼西亞擴大採礦業來滿足世界對零排放車輛的強烈需求,它也面臨着一個問題:如何處理所帶來的廢料?
今年1月,兩家公司向印尼海事與投資事務協調部提出了使用這種方法的計劃,即深海尾礦處理法。
環保倡導者和研究人員擔心,從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中獲利的努力將以珊瑚礁三角洲的海洋生物爲代價,該三角洲包括印度尼西亞的部分地區和西太平洋其他幾個國家。
鎳礦日益受到推動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尼西亞的核心產業。
電池鎳的冶煉會產生大量充滿重金屬的酸性廢料,而如何處理廢料是冶煉項目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
公司選擇深海尾礦處理法管理尾礦,這些尾礦是從礦石中提取金屬留下的副產品,這是建造水壩來存儲尾礦或花費金錢來處理廢物的另一種選擇,但是,這種做法仍然引起爭議。
澳大利亞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環境毒理學教授Amanda Reichelt-Brushett表示,我認爲我們不應該將海洋環境用作垃圾場。據他的研究表明,海洋中鎳礦的增加會在短短四天內破壞珊瑚。
另外,Jatam的主管Merah Johansyah表示,這些項目將對沿海社區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地水域海洋和漁業資源的小規模漁民或傳統漁民。
環境研究與倡導小組Earthworks的國際採礦協調員Ellen Moore認爲,鑑於該地區的地質和水文狀況,最好的可用技術就是將尾礦重新放回礦石來源的礦坑和隧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