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貿易戰生效日期的逐步臨近,鎳市場短期避險情緒濃厚,鎳產業鏈向好的格局不變,貿易戰或加速鎳蓄勢的完成,鎳價中期看好格局不變。
精鎳庫存不斷下降
自2018年以來,上期所倉單則一路下降,除去1月份由於此前進口窗口大幅度打開,庫存出現回升,2月份開始,倉單延續下降格局,2~6月份,上期所鎳倉單月度平均降幅爲0.43萬噸。截至7月初,上期所倉單已經逼近2萬噸。
而LME方面,自2018年以來,雖然市場時而存在質疑庫存下降的聲音,但是LME庫存整體則一路下降,途中雖然有回流等情況,但是持續時日均比較短,1~6月份,LME庫存月度平均降幅爲1.56萬噸。
不鏽鋼或不受貿易戰影響
從大的周期來看,國內新一輪不鏽鋼產能投放熱情再度提升,再度確認了國內不鏽鋼企業抵制印尼不鏽鋼的成果,在這樣的大勢下,國內不鏽鋼需求的展望會再度升溫,因此,中國未來的不鏽鋼行業將再度迎來快速的增長,大的方向需求預期較好。從短周期情況來看,不鏽鋼行業主要受到季節波動和宏觀影響。當前需求處於淡季,但歷史上不鏽鋼淡旺季並不是一定很顯著,2018年由於此前旺季產量並未過度放大,因此當前季節波動影響並不是很大。
另外,貿易戰方面,雖然國內不鏽鋼出口可能會受到貿易戰的波及,但是受到影響的份額可能會被印尼不鏽鋼佔領,而印尼不鏽鋼產能是固定的,這將縮減印尼不鏽鋼對中國的出口,因此,整體對不鏽鋼的影響不是很大。
溼法鎳冶煉仍不太現實
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通過溼法冶煉的方式,從紅土鎳礦提取鎳的中間體,成爲未來硫酸鎳或精煉鎳供應的預期核心來源,按照現有溼法產能的綜合情況,平均現金成本大約在10萬~11萬元/金屬噸。但是溼法冶煉投資成本巨大,盡管部分企業努力嘗試改進,但是仍然難以回避高達40萬元/噸的初始投資成本。面對高額的投資成本,生產企業便面臨兩難選擇,如果不投產,則鎳價上漲的格局維持,而如果大規模投產,鎳價則從牛市轉成熊市,投資成本難以收回;當前的鎳價之下,暫時不支撐較大規模的溼法鎳冶煉產能投放。
綜合情況來看,貿易戰對鎳產業鏈影響主要將會體現在不鏽鋼方面,但由於印尼不鏽鋼的存在,最終的影響或不是很大,整體鎳產業鏈依然向好不變,貿易戰或有助於鎳價回調格局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