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當地三大上遊煉鋼廠——燁聯、華新麗華、唐榮煉鋼量驟減。僅在7月,唐榮煉鋼量不到三成,創下歷史新低。
爲鞏固客戶,上述煉鋼企業均減少了自有產量,再向青山採購轉賣。報道援引臺灣人士的話稱,如果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臺灣地區不鏽鋼半成品自給率將大幅下降,甚至將全部依賴進口。
上述報道透露,臺灣地區單月從印尼青山進口不鏽鋼胚、熱軋等已暴增至6萬噸,全年將達到72萬噸,佔其上遊煉鋼產能65%以上,且比重預計將越來越高。
以唐榮爲例,爲了維持員工的工作機會勉強煉鋼,該企業7月煉鋼量只有8000噸左右,創下歷史新低。
由於和印尼青山的產品線重合,每煉1噸就虧1噸,預計唐榮未來的自煉量可能繼續減少。
亞洲最大不鏽鋼管廠允強總經理張金鈺指出,現在整個臺灣地區不鏽鋼上下遊都跟青山進料,導致“上遊變中遊、中遊變下遊”。
換一句話說,臺灣地區煉鋼廠正變爲加工廠,加工廠則變成了分銷商。
燁聯董事長林義守說道,現在臺灣地區不鏽鋼如何開盤、市場怎麼分配,幾乎都是青山在主導,而非本地鋼廠決定,這種現象並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