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LME Week在倫敦召開。LME Week是全球金屬業的年度聚會。金屬產業鏈代表共同討論金屬市場的當前趨勢,展望2019年走勢,並與行業同行建立聯系。LME Week研討會涵蓋了全球經濟、市場趨勢和金屬行業面臨的問題等方面。
在本次的LME會議上,行業各界對於2019年看好的有色金屬品種也與供需預期較爲一致,而且也與去年情況較爲一致,相對較爲看漲鎳和銅,而鋅鋁其後,黃金再次,鉛看漲預期很低。相對於去年而言,黃金終於獲得上榜投票機會,關注度有所提高。
從整體運行情況來看,美國經濟增長維持強勁,但在明年擴張速度可能會放緩至2%~3%區間,財政政策在2019年仍然會對經濟形成支撐,減稅和財政支出會拉動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左右。
中國需求端在今年表現不一,基建投資增速顯著下滑,但新屋開工面積保持強勁,這種模式在2019年將會出現逆轉。
會上,對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會高於2018年的投票中,有50%的人認爲會基本上維持一致,有20%的人認爲甚至會更加略微強勁,還有21%的人認爲衰退即將到來;大家對於全球經濟增長比較樂觀。
對於商品價格而言,2019年最大的上行風險有35%的人選擇了美國化解其所帶來的全球貿易摩擦;還有35%的人選擇了中國的刺激政策可能對商品價格的驅動;中美仍然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下行風險方面,在場39%的人選擇了由美國貿易摩擦帶來的全球貿易的惡化;另有32%的人選擇了強勢的美元可能會使商品價格承壓;還有17%的人選擇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放緩。
分金屬品種來看,銅在今年更多地受到了宏觀題材的驅動,貿易摩擦的不斷升溫、市場情緒的悲觀等宏觀因素的衝擊,使得銅遭遇了較大的拋空壓力。不過目前銅市場供需偏緊,庫存處於相對低位,這使得銅價獲得了相應的支撐。從明年來看,銅精礦供應增速仍將下滑,但整個精煉銅市場會處於一個弱平衡狀態;對於銅價在未來12個月內表現,現場55%的人選擇了銅價將在6550美元~7300美元/噸區間運行,有29%的人認爲銅價將在5800美元~6550美元/噸區間運行,另有12%的人比較樂觀,認爲銅價將突破7300美元/噸,僅有5%的人認爲銅價會回到5800美元/噸下方運行;整體來看,大家對銅價的期望確實比較樂觀。
鋁價在今年受到事件的驅動非常明顯,包括此前對於俄鋁的制裁以及近期海德魯氧化鋁產能是否關停。目前,鋁的生產成本有所擡升,中國方面鋁錠的庫存在持續下降。但從明年來看,全球鋁市場可能會重新轉爲小幅過剩,價格重心較今年有所下滑;明年驅動鋁價的最大因素,43%的人選擇了俄鋁、制裁、關稅等外生因素;有26%的人認爲中國電解鋁產能的增加是最大的驅動因素;還有22%的人認爲原材料價格和成本的變動對鋁價的波動更爲重要,只有9%的人認爲庫存的變動更值得關注。
鎳在2018年一度反彈,但隨後新能源汽車的題材讓位與對於不鏽鋼需求的關注和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鎳的庫存持續下降,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出口到歐洲的鎳是否變成了隱形庫存?旺盛的不鏽鋼產出在下半年應該會減速,鎳生鐵的產量增速同樣比較緩慢。鎳市場在2019年仍將維持短缺並且繼續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增長,缺口預計爲5萬噸左右,這意味着顯性庫存將繼續下降;目前影響鎳價最大的因素,有35%的人選擇了不鏽鋼需求,有34%的人選擇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需求,另外有20%的人選擇了印尼的不鏽鋼產出,還有11%的人選擇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鋅在遠期供應恢復的預期以及貿易摩擦的衝擊下遭到了拋售。目前鋅精礦加工費已經回升,預計今年全球鋅精礦產量增速在4%左右,增量主要來自祕魯、澳大利亞,預計2019年鋅精礦供應將繼續增長,增速接近6%,增量主要來自祕魯、澳大利亞、中國和其他地區。2019年鋅精礦市場的缺口將會抹平,精煉鋅市場的缺口將收斂,因此在對於明年鋅價相對悲觀。明年影響鋅價最大的因素,現場有75%的人選擇了鋅精礦的供應增加,只有8%、10%、7%的人選擇了現貨市場、滬倫比值和價差結構;而鋅價在未來12個月內如何表現,現場有39%的人認爲會在2400美元~2900美元/噸區間內運行,有22%的人認爲會上升到2900美元~3400美元/噸區間運行,還有26%的人認爲會下滑至1900美元~2400美元/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