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對金川集團一季度主要產品產量超額完成生產經營計劃,實現開門紅進行報道,並在新甘肅客戶端刊登文章《金川集團實現一季度“開門紅”》以下爲全文。
金川集團鎳冶煉廠成品車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佔東 攝
新甘肅客戶端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佔東)今年一季度,金川集團主要產品產量均超額完成生產經營計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24億元,同比增加144億元;利稅總額36.5億元,同比增加13.9億元,其中利潤總額23.4億元,同比增加9.2億元,稅金總額13.1億元,同比增加4.7億元。
今年以來,金川集團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 生產主體全面發力,各單位通過細化生產組織、優化結構調整、開展委託加工、加快項目建設等方式,進一步提升產品產量、擴大經濟總量。電鎳、本部及廣西陰極銅、電鈷等質量指標均完成計劃。重點實施10萬噸液體硫酸鎳、7萬噸三元前驅體、3萬噸正極材料、25萬噸銅材深加工及電子引線框架異型銅帶擴能等項目。建立完善鋰離子和鎳氫電池制造產業鏈、鎳銅合金加工產業鏈和貴金屬精細加工產業鏈。
工人正在轉運大板鎳。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佔東 攝
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今年以來,金川集團全力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明確鎳鈷向新能源電池材料轉型、鎳銅合金和貴金屬面向精深加工升級的攻關方向。以加快新產品開發和增強自身產能水平爲科技攻關點,全力推進傳統原材料產業向新能源電池產業及銅鎳深加工產業轉變。面向中高端應用領域,開發高溫合金、高純金屬等高附加值產品,實現“進口替代”,滿足航空航天、海洋等領域的需求。瞄準行業前沿,攻克新一代電池材料、儲氫材料等關鍵技術,加強技術儲備,強化核心競爭力,壯大和培育新能源產業。借助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等18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創新平臺,聯合國內37家科研院校和大中小企業,組建“甘肅省鎳鈷資源高效利用及新產品開發創新聯合體”匯集創新要素,發揮聯合體體系化、任務型攻堅機制優勢,推動優勢互補、科技創新。科研領域三項制度改革全面突破,採選冶聯合科技攻關和新產品研發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
通過科技創新,金川集團實現大鎳板智能剪切線和智能裝車無縫對接。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王佔東 攝
金川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金川集團將大力實施“四強”行動,當好全省有色化工產業鏈“鏈主”、工業強省“排頭兵”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領頭雁”。
滿載大板鎳的卡車正在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