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英才,於斯惟盛。4月16日,2023年礦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高峯論壇在金川集團舉辦,來自全國16所礦業類高校和30餘家礦業企業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通過主題報告和交流討論,分享礦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前沿成果,探討礦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凝聚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共識。
本次論壇由中國金屬學會採礦分會、中國煤炭學會煤礦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主辦,金川集團承辦,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飛翼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以“綠色低碳 智能高效”爲主題,圍繞深地資源綠色開採新技術、“雙碳”目標背景下礦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後疫情時代礦業國際化發展新挑戰、“一帶一路”視域下礦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以及金川貧礦資源安全高效開發及固廢綜合利用等議題深入交流,探討新形勢下礦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新任務以及未來創新發展方向。
金川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尚勇致歡迎辭。
論壇開幕式上,金川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尚勇致歡迎辭,介紹金川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表達了系統推進各領域各層級數字化改革戰略的決心,希望通過共同努力,攜手推動礦業綠色智能高質量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致辭。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致辭,闡述了後疫情時代多因素影響下礦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困境與機遇,肯定了此次論壇對推動礦業綠色智能建設的積極作用,呼籲與會領導、專家、學者爲推進礦業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共同努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峯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峯致辭,強調了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與礦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提出資源智慧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並重,構建覆蓋全產業、全要素的智能綠色礦業體系。
特邀報告環節,北京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吳愛祥首先作題爲“膏體充填——金屬礦綠色開採的變革性技術”的特邀報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王家臣作了題爲“中國放頂煤開採40年及最新進展”的特邀報告。東北大學教授朱萬成以“巖石損傷破裂機理與礦山災害監測預警”爲題,介紹在巖石損傷與破裂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智能技術與礦山安全開採的結合爲採動災害預警帶來的突破進展;金川集團二礦區總工程師陳仲傑以“金川礦山全固廢膏體充填技術研究與工業化應用”爲題,分享金川全固廢膏體充填關鍵技術,介紹實現充填系統全流程智能控制的一鍵智能充填系統;中鋼集團董事長連民傑以“中國式現代化礦山建設展望”爲題,展示人類礦山開採活動和中國礦業發展的歷史宏圖,並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礦山建設的6個維度、4個要素。
主題報告環節,中南大學教授張欽禮以“金川IV礦區復雜條件貧礦安全高效經濟開採技術方案研究”爲題,分享在金川集團IV礦區復雜條件下進行安全高效經濟開採的關鍵技術方案;金川集團龍首礦副礦長駱軍軍以“智能礦山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爲題,講述礦山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分享龍首礦智能礦山建設的寶貴經驗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東北大學教授任鳳玉以“雙碳前景下金屬礦牀低碳高效開採新技術”爲題,展示在控制礦山開採碳排放方面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以及礦山應用情況。
與會嘉賓深入交流討論。
主題報告後,與會嘉賓深入交流討論。大家一致表示,本次論壇搭建了專業性、前瞻性強,議程豐富、成效顯著的交流平臺,凝聚了礦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共識。今後將圍繞礦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攜手共建礦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形成綠色智能礦業產業格局,更好地服務於國家資源安全保障戰略,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鬥。
(張俊成 攝)